大学生戏剧:做生动的文化传承者 | ||
( 来源:浙江教育报 发布日期:2018-6-11)【关闭页面】 | ||
中共一大代表、心系民族品牌的企业家、经历时代变迁的杭州茶人家族……在最近举行的全省第二届大学生戏剧周上,来自省内9所高校的师生展示了他们自编自导自演的校园戏剧,塑造了一个个令人难忘的舞台形象。戏剧周期间,共有高校和社会各界的5000余名观众到场观看。相较于往届,本届戏剧周的演出场次多出了近一倍,规模也更大。戏剧周的“火爆”,正是我省高校校园文化日益丰富的写照。 今天,高校的校园戏剧都在关注什么样的主题?从此次参演的剧目中可见一斑。365bet官方网站太阳剧社的师生们带来了一部关于守护与传承的话剧——《中国制造》。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,主人公历经艰难,把中国的百年老品牌推向了世界。指导教师沈骁婧坦言:“希望通过一些经典的作品引领校园文化,带来一些正能量,传递爱国情怀,让年轻观众坚定自己的价值信念。” 相比之下,浙江师范大学阿西剧社的师生把目光放到了更为久远的历史长河中。他们的剧目《伏生》讲述了生活在秦朝的伏生不惜做出个人牺牲,将典籍《尚书》保存下来的故事。“这是一个年代有些遥远的故事,但放在当下来看,仍然具有现实意义。可以启发观众思考,在这个飞速变化的时代,我们该为未来留下些什么?如何做好文化的传承。”指导教师常立说。剧社还曾携《伏生》一剧赴省外高校交流演出,获得不俗反响。 像《中国制造》和《伏生》一样,越来越多的校园戏剧开始扮演起关照现实、价值引领的角色,成为文化传承的中坚力量。例如,嘉兴学院师生以嘉兴“红船”为载体,经过10个月的打磨,创作出再现中共一大时期建党恢弘时刻的作品《初心》。“宁波帮”文化与宁波大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。该校霁云剧社自2009年开始陆续推出关于“宁波帮”题材的话剧“四明三部曲”,让“宁波帮”精神通过话剧的艺术形式在一届届宁大学子中传颂。 除了在主题选择上积极倡导“从艺术走向生活”,高校的校园戏剧在文化传承这一功能上越来越发挥出其独特的优势。专攻戏剧艺术的杭州师范大学教师黄岳杰认为,观看戏剧是一种深入的阅读方式。戏剧的形式感和表达感更强。好的戏剧表演,台上在表演,台下的观众也会屏住呼吸,全情投入。“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方式,戏剧有自身独特的魅力。”黄岳杰说。 对表演者来说,参与校园戏剧也是一种深度的体验式学习经历。浙商大大三学生庄家婕在《中国制造》一剧中饰演女主角。虽然剧中的时代离她的生活经验有些遥远。但通过演出,她对那个年代的历史文化有了更多感悟。 浙师大大二学生盛楷为了在《伏生》一剧中演好伏生,事先写了2000字的人物小传,又去读了焚书坑儒等相关历史知识。“如果不是出演剧目,很难深切体会到,伏生这个人物为了完成使命,付出了这么多。作为英雄,他有很多悲壮的地方。” 大部分参与校园戏剧演出的学生,即使之后没有从事和戏剧相关的工作,也能从这段经历中获益。担任了7年剧社指导教师的沈骁婧说:“毕业出去的学生往往在就业面试、语言表达、与人相处上有着明显优势。”黄岳杰也表示,除了能力的锻炼,戏剧还可以照亮和丰富个人的精神世界。 要真正扛起传承和发扬优秀文化的大旗,校园戏剧人还需要作何努力?黄岳杰认为,校园戏剧的草根性更强,不少演员都是从“零基础”开始接触戏剧。这种情形下更需要坚持经典和原创,否则就可能成为快餐文化在校园的翻版。 “要创造机会,把更多的经典文化带进校园。不需要一味迎合当下流行的审美趣味,首先要给学生们感受经典传统的机会。”沈骁婧说。之前,她还曾有过担心:现在的年轻学生是不是会偏爱更轻松、搞笑、直白的东西,经典戏剧在高校校园还会不会那么受欢迎?然而,演出的效果证明,学生们对经典剧目还是喜欢的。现在,沈骁婧会更多地找一些经典的国产话剧让学生来表演。 直接面向高校学生的校园戏剧在创新上也有着更大的潜力。本届戏剧周上,杭师大流霞剧社师生带来的《北京人》一剧就因为创新元素的引入而让现场观众眼前一亮。浙师大的阿西剧社创办已有40余年。常立仍希望学生们继续在表现形式上创新。学生们曾试过把一些短剧或长剧的片段在校园中进行“路演”,以推广戏剧文化。 据了解,我省从2015年开始举办大学生戏剧周活动。此外,每年还有一些优秀校园戏剧随“高雅艺术进校园”等活动和更多师生见面。各高校的戏剧类社团也常年在校内校外开展各类演出,它们已成为校园文化中的蓬勃力量。 http://www.zjjyb.cn/html/2018-06/11/content_12129.htm
|
||
|
|
||||||